第(2/3)页 因为一些论据与思考的地方都可以让他们对两国的经济情况有一些反思和改善。 而在东瀛那边,貌似这篇文章的反响还要更加剧烈一些,可惜这已经不是方敏等人所能了解到的了。 只是单单到如今国内对于这篇文章的口诛笔伐与争论依旧未有停歇便可看出其中价值。 毕竟这个年代屁股歪了的文章不少,但能引起如此轩然大波的文章,这一篇算是独一份的。 也正是如此在一些学者的耳濡目染或许是有意为之之下,他们手下的不少学生开始了对“肖途”的抨击。 他们不知道那篇文章写的有多好,也不知道这篇文章的论据有什么用处,他们只知道那个作者并不是“爱国”之人,起码看上去是这样的。 既然如此骂他就对了,不管那人如何厉害,在这个年纪的青年们只知道不爱国的就不是好人。 这也是宁远很欣赏这个年代的地方,因为这些学生的反应虽然稚嫩,但那一份心往往才是民族所能传承的地方。 或许后世不需如此的激烈反应,但在这个年代,这样的一份民族情怀才是真正的难得。 即便被骂的人是宁远自己,但他就是要这种效果,甚至有意地推波助澜。 所以到如今貌似在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种不骂“肖途”你都不配说爱国的情绪一般。 而方敏看着自己熟悉的“肖途”被这样骂心里肯定是不好受的,所以她便回去问了一下自己的父亲。 她想知道“肖途”是不是和别人说的那样真就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汉奸”了。 可她问自己的父亲方汉州时也同样没有得到答案。 好似自己的父亲也不清楚“肖途”如今到底在干什么? 不过自己的父亲还是耐心向他阐述了“肖途”那篇文章的内容,更是客观地说了一句。 “或许结论有些武断,但其中依据与道理确实可以让人反思,只可惜如今这篇文章在如今这个时代已然成了对立的牺牲品。” 而得到了讲解的方敏,自然也对“肖途”有了新的认识,起码自己这位青梅竹马并没有像外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汉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