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六叔的电影情结-《穿越八零多张床》


    第(2/3)页

    原来邵氏电影拥有的清水湾电影城是香江著名的“鬼地方”,这里曾有女明星自杀身亡。

    当年六叔主持电影制作的第一个大动作,斥巨资买下清水湾一块65万平尺的地皮,开山填海,兴建邵氏影城。

    他提出,邵氏必须要“大”:建大厂、拍大片、挣大钱。

    1958年,他宣布成立邵氏电影公司,当时清水湾片场已经建成四座摄影棚。

    由于时装片无法拍大,他就拍古装片。

    1959年的《江山美人》,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出品的。

    1961年12月6日,邵氏片场一期落成并正式启用;1964年,邵氏影城全面落成时,建有6个独立的摄影棚,2条布景街道;1967年扩建中摄影棚数量达到12个。

    清水湾邵氏片场占据了整个山头,搭建了十几座房,同时前山后山还建了无数街道、城墙、吊桥、堡垒。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古装武侠片盛行之时,每一日,在邵氏片场里开工的台前幕后人员,数以千计。

    六叔的梦想,就是把邵氏打造成“东方好莱坞”。邵氏影城内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电影设备,并使用了当时美国流行的彩色宽银幕技术,叫做“邵氏综艺体弧形阔银幕”,为香江首创。

    香江从黑白电影普及到伊思曼七彩电影、从普通银幕普及到“邵氏综艺体弧形阔银幕”,都是在邵氏的引进下完成的。

    4万到4万8千尺接顶等拍摄特技需要的设备,都有单独的人和车间安排;拍摄古装片需要的服装、刀剑,历朝历代配备齐全。

    一部影片从剧本策划到最终发行拷贝的各个步骤,都可以在邵氏影城内完成,完全不需要借助外力。

    在生产流程上,邵氏制片有着一套有效的方法,保证影片的产量和质量。

    首先是引进配音组,影片拍摄过程中演员只念“abcd……1234”

    加快拍片速度,拍完之后由配音组统一配声效和对白,这也有助于南北演员不受方言阻碍。

    为适应不同市场的电检标准,邵氏把影片剪成三个版本,最激烈的版本提供欧美和日本市场,最温和的版本提供给新马市场,中庸版本供本港市场。

    以制片部为核心部门,旗下有编剧组、导演组、演员分配、剧务部、厂务部、美术组、布景、宣传等一系列部门负责各个步骤,分工有序,保证了各个步骤之间可以紧密衔接。

    在人事管理上,邵氏有着一套独特的方法。

    由于清水湾远离市区,邵氏影城内建有4座职工宿舍,保证了制片人员的机动性。
    第(2/3)页